人们常说,家有一老如有一宝,可现实生活中,鲜活的例子让我们亲眼目睹,为了照顾老人,多少个家庭被拖累的精疲力竭,疲惫不堪,无奈之中只能咬紧牙关,负重前行。
(资料图片)
72岁的于大叔是家里的最小的儿子,他的老母亲92岁,父亲98岁。母亲有患有安静型的老年痴呆,也不闹人,就是不认识人,自己的老伴也不认识。她每天除了整理永远整理不完衣柜里的衣服,就是数永远也数不完的那点钞票。
一年前,老母亲已经开始不能做饭,被母亲照顾了一辈子的父亲,开始踏进了厨房,复杂的他也不做不了,只能把饭热一下。
都说少来夫妻老来伴,这句话也要分人。被母亲照顾了父亲一辈子,并不习惯这种生活,守着痴呆不能交流的老伴,心里就开始委屈/郁闷。心中唯想法就是让儿子们来分担,可话到嘴边却没有说出来,整天唉声叹气的不停!
毕竟三个儿子的年龄也都七十多岁了,往八十岁上奔了......
小儿子离父母住的比较近,隔三岔五过来看看,其余两个儿子十天半个月来一次,甚至更久。
儿子们不愿意来是因为刀子嘴的父亲。几乎每一次来都要吵架,老父亲想得到儿子们家里的各种信息:孙子们都干啥去了,为啥没有来,孙女为什么还没有孩子,小孙子为什么离异,问完了在把他自认为正确的理论灌输给儿子。
本来,这些事,儿子们已经够烦心了,有些事情就不愿意和他多讲。老父亲不高兴了,脾气来了,连说带骂,说他老了,儿子看他没有用了,对他不重视了之类的......
结果就是,儿子们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。
清明节这天,小儿子接到了父亲的电话:“你快过来,你妈快不行了,呕吐的都翻白眼了,我刚打了120......”
二十几分钟后,72岁的小儿子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,只见母亲坐在床上,上气不接下气,呕吐不止,浑身哆嗦,父亲站在那里,手无足措的说着:这可怎么办,怎么办?
小儿子一只手拿纸巾擦着母亲身上的污垢,一只手用力抱住母亲,这个时候120救护车来了。
他给两个哥哥打了电话,自己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。
去了医院以后,母亲被查出胃反流引起的呕吐,母亲在医院住了一周,三个儿子轮流陪护。
这期间,不在医院陪护的儿子负责家里父亲的一日三餐。三个不年轻的儿子忙得团团转。
母亲出院以后,父亲开口了:你们也看到了,你妈现在这个样子,我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,你们商量商量是不是应该想个办法?”
两个哥哥面露难色,78岁的大哥说:隔三岔五让我来送顿饭还行,天天来真做不到。我血压高,心脏做了两个支架,家离这里坐公交要将近一个小时......
76岁的二哥说:我老婆嫂脑溢血,如今瘫痪在床,也脱不开身!俺妈住院这几天,孩子们上班,我都是请的护工。
父亲的眼神黯淡下去。
小儿子一看这个情形不想让父亲失望:那好吧,你们都忙,我来吧。
大哥说:你年纪也不小了,禁不起折腾,给咱妈请个保姆吧。
小儿子说:咱妈没有退休金,咱爸一个月四千多点的退休金,请保姆哪够用,他们还要常年吃药。我先照顾着吧,你们要是有空就过来替换替换我,反正我离的近。
父亲终于抓住了救命稻草,说:你小弟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,他离得近,就让他受点累吧。
从这一天开始,小儿子踏上了照顾父母一日三餐的路。
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小儿子万万也没有想到,半年后,和父亲的冲突越来越大,和妻子的矛盾也与日俱增,饭做不下去了!
自从他退休以后,父母的生活大部分都是他照顾的多一些。妻子对此也有意见,说,凭什么弟兄三个,就显摆出你来了,他们难道不是你爸的儿子吗。
接下来小儿子的一番话,妻子不吭声了。
你照顾你妈的时候,我可没说半个不是!
岳母脑梗半自理状态,也有两年多的时间,妻子姊妹三个,她是老大,两个小姨子的重心都在忙着为自己的儿女服务,只有妻子守在岳母身边照顾了一年多,后来和岳母吵起来了,岳母嫌弃妻子态度不好,这才请了保姆。
岳母没有退休金,保姆费一个月4500,两个小姨子每家只拿一千,剩下的2500妻子出。
理由就是妻子的退休金高,一个月五六千,当初妻子接了岳父的班......对此,他心里也不平衡。
父母早上六点准时吃饭,老人起得早,睡眠少,早上五点钟就起床了,等他去的时候,父母双双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着吃早饭。
小儿子心里很着急,于是又提前了半个小时,早上五点半就开始去父母那做饭。父母吃完饭重新回到床上躺下睡觉,他则收拾收拾卫生,等回到家里,将近八点了。
中午十点半,又准时出现在父母那里,下午四点半又回去了,每天如此,还要颠倒饭的种类,担心父母重复了父母不乐意吃。
母亲好伺候,做什么吃什么,父亲不行,爱吃的就多吃点,不爱吃的就吃的很少,很多时候,小儿子就做两样饭。每天还要买菜。
父亲越来越挑剔,并且有自己的小思想,之前母亲在家,父亲不能下楼,小儿子去了以后,父亲迫不及待的出去溜达,儿子守着母亲,有时候等父亲回来的时候,已经九点多了。他感到特别疲乏。
于是和父亲说,太累了。
父亲眼一蹬说:你两个月的时候,得了肺炎,我和你妈在医院两天两夜没合眼给你拿着氧气,要是没有我和你妈,你早死了,现在你就来做了点饭就发牢骚。
“找保姆,不需要钱吗,你多受点累吧,体谅体谅你大哥和二哥。你条件好,你儿子一个月工资一万多,你不要攀比。想当年,你结婚那会,我给你的都比你两个哥哥多,人啊,要懂得感恩!
我和你妈两个人养了三个儿子,如今你们三个竟然养不了我们,还要我出保姆费,你可真说的出口。这个钱我是不能出,我现在手里还有俩钱你们就这样对我,我要是把钱都交出来,更完蛋了。
父亲的指责接二连如排山倒海般;你不就给我和你妈做了三顿饭吗?什么都凭良心吧,这就是个良心景,你要是不愿意来也不用来了,当初是你自己提出来要照顾我和你妈的......你要是不愿意来就不用来了,老子不相信离了你们就活不下去了。
小儿子心里这个气啊,忙忙活活了半年多,和家里人在一起吃饭的时间都没有,全部铺在父母这边了,到头来赚了一身不是,图啥呢?
第二天早上,他就没去,在家里看父母家的监控,早上三点半父亲颤颤巍巍的出现在厨房,四点钟父母在吃饭,心里别提难受了。
的确,就是给父母做了点饭,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委屈和怨言呢。
成天沉浸在,父亲每天挂在嘴边的话:活够了,活着没有意思,养儿养女落到了现在这个下场,唉!每天都是如此,什么人能受的了。
说急了,父亲就说,你不愿意来就不用来了,我也不愿意看你的脸色!
一次又一次的妥协,这一次父亲同样觉得,儿子没有这个狠心,可这一次,小儿子想明白了,不能在像以前那样,让父亲一直觉得他是他的救命稻草,应该抽身。
不能这样下去,继续这样下去,自己能少活好几年。
第二天中午,父亲的电话就打了过来:你怎么还不来做饭,想饿死我和你妈?
“爸,我熬不下去了......
“不行,我还没活够!熬不下去你和哥哥们想办法,你们不能不管和我你妈的死活。
“请保姆吧,你的钱不够我们在添点。”
好说歹说,父亲答应每个月拿出两千,找个白班的保姆一个月4000,其余两千五,三家均摊。
不仅如此,父亲还说:晚上母亲离不开人,雇保姆不方便,于是三个儿子每个人轮流晚上在母亲身边。
大哥很快进了医院,二哥也每天愁眉苦脸,妻子晚上保姆照顾,还和保姆吵架。不得已,他把妻子送去了养老院,每去一次,妻子就呜呜地哭个不停,嚷着要回家。
小儿子也得了急性阑尾炎......
三个儿子都要倒下了,大儿子住院期间,大孙子只能叫外卖给爷爷奶奶吃。
心口不一的父亲还时不时的说:你们这些不孝之子,快快弄点药把我弄死吧,让我早点走,只要别让我遭罪就行。
“爸,犯法啊,那样我也活不成了。”
“我不说是你给我弄得药!”
旁边的母亲痴痴的傻笑。
最终,儿子们把父母送进了养老院,父亲过得很开心,如他所愿:摆脱了困住他手脚的老伴,过上了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,又有人聊天的生活。可就苦了母亲......
小儿子实在不忍心,就把母亲从养老院接到了自己家里,妻子和婆婆的关系一直水火不容,这一次,她索性搬到儿家去了。
没过多久,妻子和儿子处不来,竟然自己租房子单住去了。
小儿子照顾着痴呆的母亲,成天闷在家里,母亲是那种自闭性的痴呆,不愿意出门见人,没有办法,他只能选择线上那些送货到家的平台买日用品,时间一长,也有些自闭了。
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生活,平时也很少过来。
前段时间大哥又在病毒中去世了,每周两次去养老院探视父亲,给父亲买药品的活就落到了二哥一个人身上,二哥家的日子也是过得鸡飞狗跳,父亲在养老院里过得悠哉悠哉,用父亲的话说就是,再活个十年八年没有问题!
两个儿子的生活却是一地鸡毛!
如今,老年化越来越严重,长寿的老人越来越多,养老成了个难题,摊上明事理的老人还好点,若摊上自私,偏执,只顾自己的老人,儿女们的生活全部被打乱。
儿女们的暮年,全部奉献了父母的晚年。顾了父母,顾不了自己的家庭,顾了自己就无法顾及父母,真的很难!
唯一的办法就是送养老院,有退休金的老人还好说,自己能负担这些消费,没有退休金的老人,只能靠儿女来养......
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,人这一辈子,咋就这么难......
养老,还是要靠自己,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很多,我们要趁着有能力的时候,多攒点钱,为自己以后做好准备。
但愿到了不能自理的那一天,国家能出台安乐死,或者自己能够看透人生,自行解决,这样能给自己和儿女省去很多麻烦!